連日來,在全國多地,暴雨、臺風、防汛成為網友關注熱點,河南、湖北、安徽、江蘇等地連續強降雨,城市內澇,洪水成災,部分城市再次開啟了“看海”模式,如武漢中心城區曾最多出現162多處漬水點,部分地區積水甚至深達1米。水災肆虐,讓廣大百姓深受其害。那么作為久經考驗的防水人,如何結合自身的工作經驗防水治水,為國家和百姓減少損失呢,抓住潛在的機遇呢?
一、防水是地下管廊建設重中之重
我國正處在城鎮化快速發展時期,地下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特別是近幾年多個城市內澇洗禮的情況下,城市地下管廊必將成為城市宏觀規劃的重點,它可以解決反復開挖路面、架空線網密集、管線事故頻發等問題,保障城市安全、完善城市功能、美化城市景觀、促進城市集約高效和轉型發展。
地下綜合管廊建設過程中,防水是重中之重。雖然在地下綜合管廊設計及施工階段,均按照以防為主、剛柔結合、多道防線、因地制宜、綜合治理的理念,采用排、堵結合的方法進行工程防水設計與施工,但地下管廊中變形縫、施工縫、穿墻螺栓滲漏等幾個問題仍是管廊施工中應注重的細節,設計方案中都需要考慮采用大量的防水材料。
地下管廊建設每道工序的施工質量都對城市地下管廊防水效果產生很大的影響,施工中的每一點疏忽都可能造成滲漏水隱患,這對防水人是一個難得的機會。
二、海綿城市建設,防水是基礎
海綿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雨水帶來的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也可稱之為“水彈性城市”。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凈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并加以利用。
對于防水行業而言,萬億空間的“海綿經濟”無疑是一片新市場,但同時也是一份新挑戰。因為海綿城市的核心不光是要讓雨水合理的排放,下滲積蓄,更是要在該防的地方做好防水,甚至對重點部位的防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尤其注意的是,“海綿城市”建設將帶動屋頂綠化工程的發展,屋頂綠化所需的防水材料也將產生巨大的市場需求。屋頂綠化工程中,如何兼顧屋面結構承載能力和抗裂性,正確處理屋頂綠化滲漏水現象,避免由于植物根系穿透造成防水層破壞甚至結構破壞而帶來的連帶損失,使屋頂綠化真正成為遏制日趨惡化的生存環境、改善人與自然的關系、促進生態環保的建設、改善城市生態環境,這就必須徹底避免傳統的劣質防水材料,選擇合格檢測報告的防水材料,并由具備屋頂綠化防水工程資質的企業來施工,才能促進屋頂綠化工程的可持續發展,進而使“海綿城市”的功能得到好的的體現!由此可見,在“海綿城市”建設的推進中,優質的屋頂綠化防水材料和具備屋頂綠化防水工程資質的的企業將優先分的一杯羹!
三、搭接防水代理優質平臺,把握大機遇
相對于普通的建筑防水工程而言,海綿城市和地下管廊的防水項目市場大,回報豐厚,但要求也更嚴格。甲方會規定只有具備相關資質和實力的公司才有可能參與進來。廣東青龍防水作為較早獲得住建部核發的防水防腐保溫工程承包一級資質幾家企業,具有豐富的市政工程、大型廠館和軌道交通防水工程設計、施工和管理經驗,能為廣大代理商和項目經理提供較大的扶持和支持,實現雙贏。